•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06-23

    《孙权劝学》选自《资治通鉴》,是北宋史学家、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,文题为后人所加。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,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,也赞扬了孙权、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,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。那么...

  • 孙权《劝学》原文及翻译【多篇】11-29

    阅读题篇一1.C2.①迟、晚②怎么③再次、重新④等到、到3.(1)年少而学,(就)如同初升的太阳。(2)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?(大意相近即可)4.年纪大;事务多。(意思正确即可)5.从热爱学习、珍惜时间、善于引导、虚心听取他人的...

  • 劝学教案(多篇)11-08

    劝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:1、认知目标:认识“孟、推、剪”等8个字,会写“母、泪、孩”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。2、能力目标:分角色朗读课文,并能演一演。3、情感目标:使学生懂得学习、做事都要持之以恒,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。教...

  • 劝学读后感03-11

    【寄语】劝学读后感共含11篇,由本站的会员投稿推荐,小编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。第1篇:劝学读后感以下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劝学读后感范文,希望能帮助到你。在人生的道路上,只有自己严格要求,足够...

  • 《劝学》英文翻译多篇12-10

    原文篇一君子曰:学不可以已。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,虽有槁暴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...

  • 文言文《孙权劝学》翻译【新版多篇】11-28

    译文篇一当:但当涉猎(助动词,应当)当涂掌事(动词:正)见:见往事耳(了解)大兄何见事之晚乎(认清)孙权劝学翻译及原文及注释篇二初,权谓吕蒙曰: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蒙辞以军中多条。权曰:“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!但当涉猎,见往事耳。...

  • 《劝学》 之心看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05-23

    《劝学》之心看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区纪检监察系统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部署会刚刚结束,王光辉书记从各个角度做出了具体要求。实践已经证明,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是推进思想建党、组织...

  • 《劝学》精品教案(精品多篇)11-08

    《劝学》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、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,《劝学》教案(教师中心稿)教案。2、掌握、积累“劝、学、青、中、疾、致、假、绝、兴、功、强、用”12个文言常用实词;学习“于、者、而”3个文言常...

  • 孙权劝学的原文以及注释译文精品多篇12-07

    原文篇一初1,权2谓3吕蒙4曰:“卿5今6当涂7掌事8,不可不学。”蒙辞9以10军中多务11。权曰:“孤12岂13欲卿治经14为博士15邪16!但17当18涉猎19,见往事20耳21。卿言多务22,孰若23孤?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24。“蒙乃25始26就学2...

  • 《孙权劝学》原文及赏析精品多篇11-02

    原文:篇一初,权谓吕蒙曰: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蒙辞以军中多务。权曰:“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?但当涉猎,见往事耳。卿言多务,孰若孤?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”蒙乃始就学。及鲁肃过寻阳,与蒙论议,大惊曰:“卿今者才略,非复吴...

  • 《劝学》精品教案11-06

    《劝学》优秀教案《劝学》教案一、教学目标(一)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“对举”的行文方式。(二)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。二、难点、重点分析(二)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?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?...

  • 高一语文劝学原文及译文【精品多篇】11-29

    《劝学》一词多义篇一1、于:(1)寒于水(比)(2)善假于物也(介词,不译。引进作用)(3)取之于蓝(从)2、而:(1)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(递进关系,并且)(2)则知明而行无过矣(并列关系,而且)(3)终日而思矣(表修饰)(4)而见者远(表转折)(5)锲而舍之(表假设或承接)(6)...

  •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【新版多篇】11-29

    劝学篇一——荀子君子曰:学不可以已。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虽有槁暴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...

  • 高一语文《劝学》原文及译文(多篇)11-08

    《劝学》文言文原文篇一劝学先秦荀子君子曰:学不可以已。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虽有槁暴(pù)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...

  • 初中语文《孙权劝学》教案精品多篇12-04

 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篇一1、认识刻苦治学,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,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。2、勉励学生重视学习,养成读书的好习惯。教学重点、难点重点:翻译、背诵课文。揣摩文中的对话,感受人物形象。难点:美读课文,读出人物个性...

  • 劝学教案【精品多篇】12-07

    劝学教案篇一教学设想教学重点: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。教学难点: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。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,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。安排一课时。教学内容和步骤一、课文导入。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...

  • 《孙权劝学》原文及注音(通用多篇)11-29

    《孙权劝学》拼音:篇一chū,quánwèilǚméngyuē:“qīngjīndāngtúzhǎngshì,búkěbúxué!”méngcíyǐjun1zhōngduōwù。quányuē:“gūqǐyùqīngzhìjīngwéibóshìxié?dàndāngshèliè,jiànwǎngshì...

  • 《劝学》教案精品多篇11-08

    劝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、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、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。2、背诵全文。能力目标1、学习本文比喻论证、对比论证的方法,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。2、掌握“绝、强、假、望、闻...

  • 《孔子劝学》原文及翻译【精品多篇】11-02

    《孔子劝学》翻译:篇一孔子对子路说:“你有什么喜好?”子路回答说:“我喜欢长剑。”孔子说:“我不是问这方面。以你的天赋,再加上学习,谁能比得上呢?”子路说:“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?”孔子说:“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...

  • 劝学原文及翻译【精品多篇】11-02

    《劝学》作者简介篇一荀子(约公元前313-前238),名况,赵国猗氏(今山西运城临猗县)人,时人尊而号为“卿”,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,因“荀”与“孙”二字古音相通,故又称孙卿。华夏族(汉族),战国末期赵国人。著名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政...

  • 孙权劝学原文附翻译(精品多篇)11-02

    《孙权劝学》译文篇一当初,孙权对吕蒙说:“你现在当权管事,不可以不学习!”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。孙权说:“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?我只是让你粗略地浏览,了解历史罢了。你说军务繁多,谁像我一...

  • 孙权劝学原文和翻译【多篇】11-29

    译文篇一当初,孙权对吕蒙说:“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,不可以不学习!”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。孙权说:“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?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,了解历史罢了。你说军中事务繁多,谁能比得...

  • 司马光《孙权劝学》原文_译文_赏析_写作特色【多篇】12-10

    《孙权劝学》写作特色篇一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。对话言简意丰,生动传神,富于情趣。仅寥寥数语,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、神态和心理。孙权劝学,先一语破的,向吕蒙指出“学”的必要性,即因其“当涂掌事”的...

  • 初一下册《孙权劝学》文言文翻译及原文精品多篇11-29

    本文成语篇一1.本文是怎样以对话表现人物的?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。对话言简意丰,生动传神,富于情趣。仅寥寥数语,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、神态和心理。孙权劝学,先一语破的,向吕蒙指出“学”的必要性,即因...

  • 孟郊劝学原文及翻译(精品多篇)07-25

    《劝学》篇一君子曰:学不可以已。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,虽有槁暴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...